“捐献遗体是造福国家、造福医学的好事”——九旬老党员包玉琴捐献遗体和眼角膜
经济广播      2021-02-03 14:02 1412

1月30日中午,家住丹西街道的包玉琴老人走完了人生旅程,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93岁。同时她也把一份希望留在了人间!根据包玉琴老人生前遗愿,她无偿捐献了自己的遗体和一对眼角膜。

当晚,在老人众多至亲好友的见证下,宁波市眼科医院工作人员完成了眼角膜捐献工作。1月31日,包玉琴老人的遗体由杭师大医学院接收,实现了老人捐献的遗愿。

2020年重阳节时,老太太收到一束花与女儿的孙女合影

包玉琴是老干部、老党员,一生孜孜好学、高风亮节。女儿王岑介绍,老人是绍兴人,因在校时成绩优秀被直接选送到银行任人事股长重点培养,后恰逢当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出台,她又率先报名当了一名“下放知青”。回绍兴后,经组织安排和当时在绍兴公安部门工作的一名山东藉南下干部结成夫妻,后随丈夫工作调动至象山工作、定居。

在女儿眼里,包玉琴坚毅、好学、开明、心怀大爱。“只要有空,妈妈就捧着书读,中外名著、时事新闻,她均有涉猎。”在老人91岁高龄时,还坚持着每天读书看新闻的习惯,但仅仅三个月后,老人就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

王岑告诉记者,关于遗体捐献,那是早在30多年前老人萌生的想法。“当时她从报纸上看到一位上海老人捐献遗体的新闻,就对我说百年后想捐献遗体给国家。当时的我根本无法理解母亲,并没有同意。”其实早年身处异乡举目无亲的包玉琴独自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因家里发生变故,身心俱遭命运摧残,也落下了一身疾病,38岁时医生断言她命不久矣。她怕孩子太小没娘要吃苦,就开始找医书自学各类养生和按摩保健知识,想着能多活10年,等孩子大一点她也能稍放心地走。“她说她这一身病体活着对国家无用,死了若能派上用场,就是做贡献了。”为了说服女儿,包玉琴每隔几年就旧事重提,王岑被她的坚持和决心打动,终于松口帮她完成愿望,同时她暗下决心也要进行捐献登记。

老太太的儿子在遗体交接单上签字

2018元旦后上班第一天,王岑来到象山县红十字会,在母亲已填好的遗体捐献志愿书上作为执行人慎重地签上名字。同时她自己也填写了遗体、角膜捐献志愿书。当她请儿子在她的志愿书执行人签名时,遭到她儿子的强烈反对!为此王岑也像当年她的妈妈一样苦口婆心难劝说儿子,终于达成所愿。

儿子心有不解,但尊重她的想法,签下名字。当天王岑拿着登记表回到家中,对包玉琴老人说,你一张遗体登记表,我有二张,一张是角膜捐献登记,一张是遗体捐献登记。老太太急了,“质问”说,“你为啥不给我也进行角膜捐献登记啊。”王岑说,“你都90高龄了,年纪太大了,角膜不能用啦。”老人听罢方才无语。这也成了老太太的一点遗憾!

老太太去世后,亲属联系遗体接收单位后不久,接到宁波眼科医院的来电,问家属愿意不愿意捐献老人的角膜。得知老人角膜尚可移植,想到老人生前也有捐角膜的愿望,家人临时决定帮老太太再"圆梦″,先捐角膜再捐遗体!“母亲总说,捐献遗体是造福国家、造福医学的好事,尤其是像她这样的病体,更有利于开展医学研究。我敬她爱她,她改变了我的想法,我也想像母亲一样,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爱会传承,信念也会传承。王岑说,“我感觉最开心的是,在老人完成遗体捐献的第二天,儿子小吴先生也对她说,他也要进行遗体捐献登记。我为儿子自豪,我对他说,儿子你真伟大,妈妈为你点赞!”而就在本文截稿之时,小吴先生的女儿,王岑女士年仅8岁上小学二年纪的小孙女通过奶奶的微信,说:“阿姨,我也要向奶奶、阿太一样,进行捐献登记!”

象山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包玉琴是象山第7例角膜捐献者、第6例遗体捐献者。截至目前,象山县共有111人次登记器官捐献志愿书,其中遗体52人次,角膜59人次。据宁波市眼科医院伊春辉透露,老人的两个眼角膜已在当天和次日分别移植给了两位眼病患者,帮助他们重新找回光明。

(宁波经广记者 罗以哲 通讯员 董小滋 洪秀芳

声明:在宁波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

相关新闻

今日立春 | 气温仍冷暖不定,新一波雨水也在路上

经济广播 2.03 1285

宁波一厂房发生火灾,无人员伤亡

经济广播 2.03 1070

央广报道:用工大市宁波铁路客流锐减六成,停运100趟列车,冷春运仍有暖服务!

新闻综合广播 2.03 7479

为宁波人定制的APP
下载查看更多资讯

在APP中打开